
——訪大中華印藝網創始人林和安先生
林和安先生乃電子專家,他的專業領域不是印刷業,但他自加入“香港印藝學會”之后,初為業余玩票性質,熱心協助印藝活動。由執行委員而公關總監,兩岸四地的交流、合作與發展,林先生起著非常關鍵的紐帶作用。進而花費巨資,創建“大中華印藝網”、“世界網絡”。也許正因為他深厚電子技術的背景與學識,以“不務正業”的姿態跨足印藝行業作義工,出錢出力最多,比印刷人的貢獻更大。一位電子企業人,協助印藝發展而完全不以營利為目的,令人肅然起敬!
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印刷業界進行技術交流主要是通過技術研討會、專業期刊等方式進行,特別兩岸四地進行交流時,更顯困難。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中文印刷專業資訊網站悄然興起,印之網、印聯網等陸續在互聯網上敞開門戶。時過境遷,一些網站已經難覓蹤影,而能夠堅持到現在,仍讓印刷業界稱道的專業網站,當推大中華印藝網(cgan.net)。借助互聯網技術,筆者通過MSN在線采訪了大中華印藝網創始人林和安先生。
《中華印刷通史》
建站的原動力
1984年,機緣巧合,林和安先生加入香港印藝學會。林先生先后擔任印藝學會印刷教育及出版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并于1987年當選為印藝學會執行委員,負責公關工作,與內地、臺灣以及東南亞的印刷業界朋友聯絡。南來北往,林先生結識了眾多好友,接觸了諸多最新印刷科技。1987年9月,林先生與臺灣印刷教育學者李興才教授相識,促進了港臺兩地印刷界的溝通,也架起了海峽兩岸印刷界交流的橋梁。
1998年12月,“中華印刷之光”展覽會在香港舉辦,充分展示了印刷術的發明和發展對人類社會向前邁進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林先生萌發了要將這一令中華兒女引以為榮的印刷術展示于互聯網上的念頭。而此時,李興才教授為促進兩岸三地交流,為編著出版《中華印刷通史》而積勞成疾,住院治療,這更讓立志弘揚中華印藝,密切關注IT技術發展趨勢的林先生,將大中華印藝網的建設提至議事日程。
1999年3月18日,經過數月緊張的籌備工作,大中華印藝網正式開通,在李興才教授主持的興才文教基金會同意和支持之下,《中華印刷通史》首次在互聯網上傳播,使更多印刷人得以一窺其貌。香港印藝學會名譽主席余鴻建評價道:“大中華印藝網的創建,標志著林和安先生不僅成了名副其實的印刷人,而且還是一位資訊時代的印刷人!
校網協作 逐步發展
大中華印藝網在建站初期,在很多網頁中我們都可以見到內地高校的影子。

在當時,大學本科生難得有機會接觸互聯網,更別說制作網頁。但就是在這種狀況下,林先生在內地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印刷工程學院、鄭州大學包裝工程系等高校的專業院系訪問期間,與他們建立了很好的聯系,并建議組織學生進行網站制作實踐,以大中華印藝網為平臺,展示學生作品,展現當代印刷專業大學生的風采。
學生的創意是無限的,“印刷術語詞典”、“桌面出版系統”、“照相攝影技巧”等眾多技術專題通過網頁制作小組陸續成為大中華印藝網的一部分。同學們還在網頁上發表自己的寫作作品、學習心得,那時候“博客”這個詞可還沒有出現呢。同時,學校還將每年應屆畢業生的資料放置在大中華印藝網上,有如而今的招聘求職網站,讓企業有更多的選擇,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大中華印藝網也因此在未來印刷精英腦海中留下深深的印記。
歸納大中華印藝網初期的發展,為校網成功合作建立良好的基石。
中文印刷資訊網站模式
大中華印藝網有簡體版、繁體版和英文版,方便內地、臺灣、香港、澳門及世界各地的網友瀏覽。大中華印藝網的PR值(Page
Rank是Google推出的網站等級,一共10級,等級越高則說明該網站越重要)等于6,是中文印刷包裝網站中的最高值。無論是最新行業資訊,還是實用技術資料、印刷物資商情,在Google中輸入關鍵詞,都有連接到大中華印藝網的項。其設立的印藝新聞、印藝科技、印藝資源、院校社團、企業目錄、印刷商情、印藝論壇的網站結構,成為后來中文印刷資訊網站建站結構架設參照模式。
“印藝新聞”,從國內外相關網站、報章收集最新的行業時事動態,也有林先生以及印藝學會的相關活動,即時更新,為我們知曉行業動向、了解行業發展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如深入報導臺灣印刷機械展,以及全程報道上海印刷行業商務訪問團到訪香港印藝學會的情況。
“印刷科技”則以業界人士所關注的技術工藝熱點為主,設有“印刷工程”、“印藝科普”、“電子出版”、“新技術新工藝”、“特種印刷”、“物料分析”等欄目,并在“印藝專題”中就圖像掃描、油墨、紙張、JDF、納米與印刷、電子書、數字打樣、網絡出版等專題進行分析探討。如果我們要查找相關資料,大中華印藝網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印藝資源”分“電子書庫”、“印藝期刊”、“法規標準”、“印藝精英”。在“電子書庫”中,我們可以在線瀏覽《中華印刷通史》、《中華印刷之光》、《印刷出版名詞規范化論壇》、《西洋文字、書籍與復制術的演進》、《印刷設計辭典》等印刷業專著。林先生特意推薦筆者去看網站新增的《當代中華印刷史文選》,該文選收錄了50余篇當代有關“大印刷史觀”理念的文章!坝∷嚻诳苯榻B了我國的各類印刷雜志,這是同類網站的首創。網站在首頁顯著位置刊登了各知名期刊的最新目錄,便于讀者找到適合閱讀的雜志!坝∷嚲ⅰ眲t介紹了范慕韓、王益、王仿子、李興才等國內印刷老前輩,讓我們牢記當代印刷業的杰出人物。
“院校社團”介紹了國內外設有印刷專業的學校機構,以及全國各地的印刷協會!捌髽I名錄”、“印刷商情”、“人才市場”緊扣電子商務發展趨勢,企業、個人免費在大中華印藝網平臺發布信息,尋找商機、尋找個人發展契機!坝∷囌搲备虏捎脛泳W論壇程序,增強網友間的溝通功能。
一個網站的建立和不斷完善絕不是件容易之事。它每前進一步都要經歷艱苦的跋涉,它取得的每一個細微的成效,都必須付出大量的心血。林先生表示:“做大中華印藝網,我面對的是一個陌生的事物。值得欣慰的是,大中華印藝網建立至今,致力于‘弘揚中華文化,推廣印藝科技’,在兩岸三地同行業交流溝通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同時也意味著,我還能跟上網絡時代的步伐,不致被淘汰。今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受到多大挫折,我一定初衷不改,堅持不懈。我深信,在各方面高度關注和鼎力支持下,網站一定能夠辦下去,而且會不負時代的要求和各方面的厚望!薄
|